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

[推薦書目] 道格˙桑德斯《落腳城市:最終的人口大遷徙與世界的未來》

(本文原為政大社會系「人口學」閱讀心得報告,後刊登於台大社會系社會學教學資源網「好書推薦區」)


[書名]  落腳城市:最終的人口大遷徙與世界的未來
[作者]  道格˙桑德斯(Doug Saunders)
[譯者]  陳信宏
[出版社] 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出版日期]2011.03
[語言]  繁體中文
[ISBN]  978-986-120-658-5
[索書號] 542.16 7724

[相關領域]人口遷移、都市發展、社會變遷、郊區、都市化





  所謂落腳城市是指人口大遷徙造成的新興都會區域,但落腳城市其實並不是「看」起來的樣子。對移民來說,不管落腳城市的生活環境再怎麼糟,它都比他們原本居住的鄉村來的好:離都市近,有更多的工作機會,雖然苦,但辛苦會有報酬,不像在鄉村做農事只能勉強獲得溫飽,在落腳城市工作能夠存得到錢,幫助他們往社會的上層爬。落腳城市對他們來說是個夢想之地,居住在這裡的移工們有活下去的強烈動機。落腳城市的生活環境雖然糟,水電和房租再不合理,也比直接生活在都市中便宜,是他們唯一負擔得起的住宅,所以成為移工們的選擇。此外,落腳城市也提供了移工們「看不見」的協助,也就是社會資本,平常大家所謂的人脈網絡。一個落腳城市的居民可能來自相同的鄉村,因此先來的人能幫助後到的人找到工作、適應落腳城市的生活,在彼此忙碌或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忙照顧孩子或傾聽彼此的抱怨,實質的幫助或心靈的支持,都是一個鄉村居民獨自到大都市打拼所需要的。因此,摧毀落腳城市,無疑是將已經緊緊牽著彼此的手努力在大都市中站穩腳跟的移民們打散,讓他們失去依靠,而無視落腳城市或將落腳城市視為問題來源而拒絕給予援助,則會讓這些城市中的犯罪、自殺、不平等問題更加猖獗。然而落腳城市始終會存在,因為鄉村來的居民們已經不能沒有在都市工作的這筆收入,他們其實有些已經成為都市人,他們「回不去了」。

  《落腳城市》作者以無數次訪談拼湊出移工們在城市落腳的動機與過程,為他們有類似經歷的一整群人的寫下了人生的紀錄,呈現在大家面前,因為對於執政者、城市的中產階級(可能有一部份人的祖先曾經是落腳城市的居民),以及所謂的正義之士來說,他們看見落腳城市的黑暗,卻沒有看到落腳城市居民們眼中希望的光芒,正是這股希望,讓他們留在落腳城市,他們的人口數據被解釋為「越來越貧窮」,但「他們」其實不是一群固定的人,在落腳城市裡成功的人搬走,下一個懷抱希望的人住進來,落腳城市「墮落」得越快,代表的是裡頭的機會越多,越是移工們的夢想天堂。一樣的數據由不一樣位置的人來看,意義是截然不同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提醒:估狗有時候太餓會吞留言,記得備份以免被吃掉囉>"<